第14章
幻想时刻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章,陈辽地[民国]+番外,幻想时刻,书盟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冯景起身查看文文的情况。
“冯医生,孩子现在已经很不好了……”
“对不住了,文文可能得跟我们走一趟。”冯景沉默了片刻,看着罗顾月,心有不忍道。
罗顾月听见,一下子跪下来扑住冯景,哭喊:“我不送文文走!我后悔了!我不送我女儿走!都是我不对!让一个男人看孩子,都是我的错!”
冯景只好蹲下来安慰她:“不是你的错,他是文文的亲生父亲,有手有脚的成年人,怎么就不能照顾孩子了?你没错,不用自责,快起来。”
罗顾月心头巨痛,一巴掌一巴掌地抽自己,怎么也拦不住。陈绍要走,见她失心疯一样要过来抢孩子,只觉得头顶窜起一股怒火,说话也不好听:
“你知道这么大的孩子喝酒有多严重吗!”
罗顾月傻了,一声都哭不出了。
“狗改不了吃屎!你丈夫怎么会突然改性?不打你也不喝酒了?只能是因为他知道要留住孩子仁济慈善会才会给他发补助!他这才有钱挥霍!”
“陈绍!”冯景喝住他,让他控制情绪,不要再刺激这位母亲了。
当务之急是把孩子送到医院,邹广带着陈绍先走了,冯景留下来,还在安抚罗顾月。
“你一定要控制好情绪,你身子不好,这种时候可不能病倒了,明天我联系医生过来,你也要去医院查一查身体,费用的事情先不要担心,记住,自己的身子要紧。”
孩子不在,罗顾月卸了劲,没有力气了:“原来是为了补助为了补助他要杀了我女儿”
后面任冯景再怎么劝说,罗顾月都听不进去了,只是瘫坐在地上,喃喃道:
怎么会呢怎么会呢”
……
阿聊和邹广最后回到明园,脑海里始终都会想起今天的这件事。
罗顾月最后跪倒痛哭,气都快喘不上来了,阿聊不忍心多看,觉得她实在是可怜,拼命经营的一个家,因为一个男人,就这样毁了。
饭后,阿聊坐在院子里发呆,邹广看见她这样,也忍不住道:“真是个苦命人。”
忽然,阿聊想起什么,起身道:“阿广,你再和我走一趟。”
“哎怎么了?要去看她?”
阿聊去库房里翻了些报纸抱出来就走,路上吩咐邹广先回家煮点米糊,再拿过来。
阿聊折回到罗顾月家里,她正趴在地上,全身发抖,怎么都站不起来,阿聊把她扶到床上,喂了点吃的。
两个人配合着,把罗顾月家里能糊的墙都糊了,防止臭虫扩散,然后又烧了热水,把能烫的东西都烫一遍消毒,最后走的时候,冯涌溪还看见邹广趁她不注意,往枕头底下压了几张钱。
尽量能帮一点,两个人回去的时候心里都稍微轻松了一些。
邹广问阿聊:“不过你是怎么发现那些臭虫的?我倒是没见过。”
阿聊敷衍他:“你眼睛不好……”
回到明园,杜兰拿出一个包裹给阿聊,说是有人寄给她的。
还能有人给她寄东西。阿聊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,是一本书,俄国的朵思退夫斯基的《死人之屋》。
【作者有话说】
备注:陀氏的纪实性小说《死屋手记》在1931年出现了两个译本:平化合作社版的《死人之屋》和上海现代书局版的《西伯利亚的囚徒》。民国时期陀氏的译民为朵思退夫斯基。【以及“原谅我的幸福”这句话其实是出自陀翁的《白痴》,但是这本书1933年还没有中译本,所以文里暂且先用这一本~】
8
◎赠阿聊:不要通宵看书,否则,就自罚一篇读书笔记吧◎
翻开书,里面夹着一张纸条,用黑色的钢笔写了两行字:
「赠阿聊
注:不要通宵看书,否则,就自罚一篇读书笔记吧。」
最后的署名是三个不羁的大字:张默冲。
那天他随口说改天送她书,阿聊不以为意,从小到大她听过太多个“改天”,深知这只不过是大人哄骗小孩子的说法,因此张默冲说要送她书店时候,她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可是今天,这本书不期而至了。
阿聊将书抱在怀里,无意识地盯着那两行字,思绪飘着飘着,就开始想:
他现在在做什么呢?
张默冲从上海回到北平兵马司胡同九号地调所后,一周后又匆匆出发,前往绥远。
阿聊收到书的时候,张默冲正跟着团队,用六匹骡子驮着行李,奔走了十四个县市,考察地质,重点研究红土和黄土,并挖掘保护古生物化石。
阿聊得一本新书,还是从未读过的俄国书,哪能忍住,第一夜就熬了个通宵。
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,眼睛还有点儿肿。
一大早就有人来求卢燕济写一篇祠堂记,邹广照例是要替卢公拒绝的,因为他知道卢公这些年越发不肯动笔了,要写也是替相熟的人写,收费是没有的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