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西边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90章,念念不忘,出西边雨,书盟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车停在庄园门口时,秦望一言不发地盯着窗外,不想下车。孟念青却拍拍他的肩膀,声音依旧轻柔:“去吧,以后别再乱跑了。”
他咬了咬唇,下车前,低声问了一句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孟念青。”
她的笑容明媚得像一束阳光,投在他心底最阴暗的角落,将那些他从未言说的孤独和悲伤轻轻点亮。
他沉默了片刻,忽然抬头,眼神认真而固执:“长大以后,我可以娶你吗?”
她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可以。”
“那你会和我离婚吗?”他紧接着问,稚气未脱的声音却带着一丝奇异的执拗。
她怔住,仿佛被这个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。然后,她弯起唇角,笑得温柔又笃定:“不会。”
慕艾
被送回家后,秦望很快回到了往常的生活轨迹——早晨背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,下午讨论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。家庭教师们对他的表现依旧挑不出一丝毛病,祖父母也依然宠溺地称赞他“天才般的孩子”。
可只有秦望自己知道,那个女孩的身影,总是在他的脑海里浮现。
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悸动——像晨曦洒在清冷的湖面,像风吹过层层叠叠的白云,柔软又难以捉摸。
“她是个演员。”
某天早晨,庄园管家无意间提起了孟念青的职业,让他一整天都心神不宁。他从小接触的,尽是那些谈吐优雅的世家子弟,或者穿着制服的职业精英,而“演员”这个词,在他的世界里,显得既遥远又陌生。
那天晚上,他破天荒地违背了按时睡觉的规矩,偷偷打开了电脑,搜出了孟念青的名字。
屏幕上的她穿着一身校服,站在阳光下,回头微笑。照片有些模糊,却让他的心狠狠一颤。他小心翼翼地点开了她参演的一些剧集,从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开始,一集一集地看下去。
她是那个送信的战地姑娘,为了传递情报,跋山涉水却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;她是那个古装剧里忠心耿耿的小丫鬟,总是默默跟在主角身后,最后为主角挡下一箭;她是那个现代剧里生活贫苦的高中生,为了给母亲治病,白天读书晚上打工。
这些角色,戏份都不多,甚至名字都不为人所知,可他每一个都看了无数遍。
除了她的成名作,《青花湖》。
第一次得知她的职业时,家庭教师曾与他闲聊:“孟念青的《青花湖》确实不错,难怪能拿影后。”
“青花湖?”他当时好奇地问,“那是什么剧?”
“文艺片。”家庭教师漫不经心地回答,随即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,补充道:“情感复杂,主题深沉,适合成年人看。你这个年纪,还是等几年再说吧。”
秦望记在了心里,埋下了一颗种子。
十六岁那年,秦望的青春期正如夏天的潮水,汹涌又炽热。
那时的他,开始读懂了更多复杂的文字,开始感受到青春的燥热与悸动。而孟念青,对他而言,早已不只是一个在剧集中不断更换面孔的演员。她是一道光,是他孤寂少年时所有隐秘情绪的寄托。
于是,在某个闷热的夏夜,他终于做出了那个埋藏已久的决定。他打开电脑,输入了“青花湖”三个字。
当屏幕亮起,影片的第一幕便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。湖边站着一个女孩,穿着白裙,脚下踩着细碎的鹅卵石,长发微微散乱,被风吹得轻轻扬起。她回头的一瞬间,秦望的心跳漏了一拍。
是孟念青。
但又仿佛不是。
影片里的她,与他记忆中的她截然不同。她站在湖边,眼神清澈,却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迷离。镜头拉近时,那双含着故事的眼睛,像是穿透了屏幕,直直撞进他的心底。
影片渐渐推进,随着剧情的发展,她的角色逐渐展露出复杂的情感。从青涩的初恋到痛彻心扉的失去,再到最后的释然与决绝,每一个表情、每一个动作,都让秦望的目光无法移开。
那天晚上,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“心动”。
当影片结束,他久久地坐在书桌前,屏幕的光早已熄灭,只有窗外的月光洒在他微微发烫的脸上。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,手指微微蜷起,仿佛还能感受到影片中那些触不可及的温度。
那一夜,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陌生的情绪,炽热而无法言喻。他望着窗外的
月光,喃喃低语:“孟念青……”
她成了他的启蒙,也是他的遥不可及。
。
秦望小学没读完便被送出国。国内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溺爱他,凡事以他为中心,而国外的生活截然不同——他孤零零地跟着管家和保姆,没有依靠,没有亲人,但也拥有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自由。
这种自由让年幼的他,能够随心所欲地安排生活。他选择了表演课和唱跳班,甚至专门雇佣了许多明星当私教,只因为孟念青是演员,孟念青的男朋友冯子墨是歌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